发布时间:2025-05-20作者:DataStory
520甜蜜暴击来袭!
根据数说故事旗下数说聚合数据,#520礼物话题互动量超3700w,在传统好礼包包、香水、饰品、黄金之外。
「3C数码」礼物正在强势崛起,蓝牙相机、智能手表、智能音箱等不少数码好礼成为这届520的热门选择。
◎数据来源:数说聚合,2025.05.03-05.20
3C数码为什么成为520新宠?
放眼欧美和东南亚市场,
3C搭配什么场景更容易成为爆款?
AI+场景还有什么品类创新的机会?
答案就藏在这份演讲里!
数说故事北京公司总经理宣明在“数说故事 D3 智能营销论坛暨十周年战略发布会”上,带来了题为《消费电子未来战场:中国智造“卷”向全球》的演讲,面向全球消费电子市场,主要分析了消费电子在不同国度的需求差异,并通过大数据逐一解读不同消费市场的 “场景 - 品类” 因果关系,用案例拆解中国、欧美以及东南亚市场的高增长密码。
以下为演讲干货实录
曾几何时,消费电子产品布满功能按键,附带冗长说明书,从功能机到电话传真机,无不需要用户去迁就设备,无论是企业还是家庭场景,使用前都需接受培训。但 2007 年第一代 iPhone 的发布,拉开了智能手机时代的序幕。如今,消费电子的范畴早已超越智能手机,现场同事手持 AIPC 平板无缝办公,高铁上人们借助先进设备满足生与工作需求,设备正从 “人迁就它” 转向 “它适应人”。
随着AI逐渐渗透生活场景,设备正加速迈向智能化,如智能手表能感知心率变化,这种 “想用户所想” 的交互,推动消费电子从“设备迁就人”的数字时代迈向“设备想人所想”的“AI+X时代”,驱动品类新生。
“走出中国,走向世界” 已是必然选择。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达万亿美元级别,而中国市场市场份额接近四分之一,约 2000 多亿美金。根据中国海关数据,2020 至 2024 年,中国机电商品(含大量消费电子)出口额从 2021 年近 13 万亿人民币增至去年 15 万亿人民币,这背后是消费电子品牌积极出海的身影,中国品牌已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,以 “卷” 的姿态寻求更多增长。
当中国消费电子品牌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,其背后必然藏着对全球消费需求的精准解码。借助全球社媒数据透视中国、欧美和东南亚三大市场的需求特点:
中国:多维需求并行下的 “既要又要”
中国消费者对消费电子的需求正经历从 “功能选择” 到 “全维满足” 的升级。十年前,用户尚在 “性价比” 与 “品质感” 间权衡,如今演变为 “我全都要”,千元级智能手机既要流畅游戏体验、清晰通话质量,又要超长续航能力;无线耳机市场更是细分出入耳式、开放式、骨传导等多元形态,满足运动、办公、通勤等场景的差异化需求。更值得关注的是 “生态互联” 趋势——同一品牌体系下的人、车、家设备已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,即便不同品牌产品,也在通过技术兼容构建泛生态联动,这种 “设备即生态” 的理念,正成为中国市场区别于全球的核心特征。
欧美:技术信仰与可持续是消费惯性
大洋彼岸的欧美市场,则“硬核科技” 与 “绿色生活” 更为亮眼。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不仅源于产品性能,更体现在对技术创新的价值认同,如 CES 展会上,LG、三星的高端电视凭借新型面板、极速响应技术收割溢价,TCL、海信亦以画质算法革新赢得认可。与此同时,可持续发展已渗透消费全链条,从产品材质的环保金属、100% 回收铝应用,到 FSC 认证环保包装的普及,再到塑料袋减量的细节坚持。此外,软件服务 “全家桶” 订阅模式已深度融入大家的生活,这种从端到端的闭环体验,塑造了欧美市场独特的消费惯性。
东南亚:热带季风下的实用主义与在地适配
毗邻中国的东南亚市场,在年轻人口红利与复杂地理环境中孕育出独特消费逻辑。价格敏感度始终是市场主旋律,消费者更倾向以实惠价格获取高实用性产品,“性价比” 在这里被赋予极致解读。受热带、亚热带气候影响,电子设备的耐用性成为刚需,特别是手机、平板需具备防水防尘性能,以应对高温高湿环境的挑战。而在看似统一的东南亚市场内,多元文化带来的本土化适配需求更为棘手,比如缅甸方言、印尼小语种的兼容,本地通讯工具与支付工具使用方式的不同,要求品牌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嵌入 “地域基因”。
品牌若想构建全球化能力,自身硬实力是基础,如何把握 “全球化能力” 与 “本地化执行” 的平衡同样关键。数说故事基于多年social数据洞察,我们认为「技术+场景」是当下值得投入的两个方向,从数据视角,尤其是把当下火热的社媒数据用起来,洞察场景新趋势、新机会与技术新趋势。
01.场景创新
场景是需求的容器
品类是场景的答案
在消费电子领域,每个爆款品类的诞生都不是偶然,而是 “穿透场景” 的必然结果。还是以中国、欧美、东南亚三大市场为例,从纵轴中可以发现,中国市场和欧美市场最高增长率的品类分别超 100%和150%,中国充电宝在不同场景仍有市场,品类增长TOP1,便携音箱、AR/VR眼镜紧随其后;欧美市场的投影仪、智能陪伴机器人、家用美容仪等品类在近期更受消费者喜爱。在东南亚市场,因为年轻人群比例更大,不少品类增长率甚至高达300%,超过400%,其中智能家庭安防、智能热水器、智能床垫增速最快。
中国市场:
聚焦户外与娱乐场景的极致体验
过去两年,我们发现随着户外露营、City Walk、公园20分钟效应等概念的兴起,消费者更偏好于智能化、便携化的产品,关注户外场景电量焦虑、氛围体验及沉浸式娱乐。以声量增速超90%的便携音响为例,其需求正从基础「个听」,裂变至“氛围感”刚需,支撑露营、飞盘、广场舞、街头文化、租房、宿舍等多元社交场景的音乐共享,作为「轻量化音乐社交入口」,满足年轻人集体娱乐的需求;甚至在瑜伽、冥想等独处时刻,它又成为传递白噪音的「疗愈搭子」。
相较于生硬的功能罗列,他们更易被融入真实生活场景的产品描述所打动。以声量增速超100%的充电宝为例,若厂商仍局限于「1 万毫安时容量」「支持快充」等参数化宣传,很难引发用户感知。而「旅行时可以拎着走」这样的场景化表达,虽简单却精准传递了产品的多重价值:外观设计美观、便携性佳、重量可接受,甚至隐含充电效率高的特性,通过具象化描述快速完成种草过程。
欧美市场:
注重情感体验与技术创新溢价
欧美消费电子市场的场景核心关键词更聚焦于「情感体验」与「陪伴」。数据显示,全美 37% 的人口处于独居状态,18-34 岁群体中超 40% 存在深度孤独感,催生「陪伴经济」的爆发式增长。相较于传统 AI 陪伴应用,具备实体形态的智能陪伴机器人更受青睐,在YouTube平台,AI 技术集成的智能宠物小狗,通过肢体互动、情感反馈,成为男主人最亲密的「家人」;一台不足 50 美元的投影仪,在欧美市场声量增速接近175%,仅凭光影艺术,便能在关灯后的墙壁上投射出「雨夜窗景」等沉浸式画面,让白墙也能成为「百变风景」,低成本氛围感成为i人、淡人「居家疗愈」刚需。
东南亚市场:关注安全与节能刚需
东南亚在高温高湿气候下,消费电子市场核心围绕「安全、能源、健康」等基础生存需求的深层焦虑展开。受限于当地能源基础设施波动,电费年涨幅超 15%、燃气供应不稳定等问题普遍存在,智能热水器的 “谷电加热” 、“AI节能模式”等功能搜索量暴增,智能热水器的声量增速超400%,成为社媒的讨论焦点。加上「电燃双模」技术应对断气风险,成为解决能源焦虑的硬通货。
在安全问题上,通过Tiktok等社交媒体的传播,对于智能家庭门锁的描述也很有意思,尽管当地安全形势严峻,但品牌并未局限于「防盗」的功能灌输,以开门场景营造神秘感,引发更多人的好奇,侧面营造「解锁家庭幸福」的情感场景,让技术产品超越「生存工具」属性,成为用户心中“生活安全感”的具象化表达。
02.技术创新
AI + 居家场景
重构生活体验的无限可能
从去年的IFA 到 今年的CES和上海 AWE,“AI重构体验、环保重构价值、健康重构场景”等三大核心命题成为消费电子展会的主旋律,数据显示,2025 年获奖产品中AI 相关品类增速最快,AI逐渐从概念走向实用化。从折叠屏手机的交互革新到 AR 眼镜的场景渗透,上海AWE的「AI For All」口号变为可触及的现实。
结合AI技术趋势,再纵观欧美与东南亚市场,我们发现「旅游」与「家居」成为跨越地域的共性需求场景,用户对智能穿戴设备的体感已逐渐深化,催生智能眼镜、便携投影仪等品类创新。从市场表现看,Meta 与雷朋合作的智能眼镜稳居全球销量榜首,其定价比普通眼镜高2-3 倍,却通过「拍照记录、语音交互、环境感知」等功能,让用户以可负担的价格拥抱不一样的“未来感”体验。
在捕捉到这类品类机会后,我们进一步观察行业头部玩家的消费者沟通策略,发现消费电子领域的内容营销也随着市场的变迁,逐渐从曾经主导的开箱测评、参数对比等功能灌输式的内容,让位于「生活叙事化」表达。从国内的抖音、B 站、小红书,到海外的 TikTok、Instagram、YouTube,数据均指向同一趋势:视频时长控制在 1 分钟内,最长不超过 5 分钟的传播效能最佳,而婚礼现场第一视角记录、旅行途中实时翻译「救场」、日常溜宠等真实生活切片,正成为激活用户共鸣的流量密码。
AI 和居家生活结合的场景其实特别贴近人们的日常场景:早上,智能手表能悄悄叫醒你,不用被闹铃吓一跳;不想被阳光打扰的话,智能窗帘也能 “听话” 不拉开。刷牙时电动牙刷会提醒你 “左上牙轻点刷,牙龈有点敏感”;打开衣橱,它还会主动报天气,帮你决定穿短袖还是长袖。准备出门开会前,AI 美妆功能还能帮你 “把关” 穿搭,看看袜子颜色搭不搭.....光居家这一个场景,AI 就能带来超多实用又贴心的体验和创新的可能性。
AI+X时代,品类的边界不断被打破,消费电子围绕“技术+场景”的创新,不断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,数说故事未来也持续深耕消费者价值原点,通过 AI 技术与全域数据的深度融合,与品牌方一起,从日常数据里发现大家真正需要的场景,抓住创新机会,在全球化的趋势里,实实在在地成为帮大家打造美好生活的 “合伙人”。
以上仅部分内容演讲回顾
更完整演讲内容戳下方视频
想要了解更多
也可扫码获取完整版演讲PPT
微信扫描二维码
微博扫描二维码